3 月 23 日晚,2025 年世界田联室内田径锦标赛在南京 "大魔方" 体育馆落下帷幕。作为中国首次承办的室内田径顶级赛事,中国队以 1 银 1 铜的成绩收官,同时在多个项目上创造历史突破,展现出新生代力量的崛起与老将坚守的双重风采。
奖牌与纪录的双重突破
东京奥运会亚军朱亚明在男子三级跳远决赛中以 17.33 米的赛季最佳成绩摘银,成为首位在奥运会、室外世锦赛和室内世锦赛三大赛事均收获奖牌的亚洲男子三级跳远运动员。21 岁的刘俊茜在男子 60 米栏决赛中以 7 秒 55 斩获铜牌,继刘翔后再度为中国跨栏项目站上世锦赛领奖台,其队友秦伟搏也历史性闯入决赛,两人携手创造中国男子跨栏新纪录。
赛事收官日捷报频传:吴艳妮在女子 60 米栏半决赛中以 8 秒 01 刷新尘封 11 年的全国纪录;由郑驰宇、张起宁等组成的男子 4×400 米接力队以 3 分 06 秒 90 打破全国纪录,女子接力队亦刷新赛季最佳。此外,奚枭横历史性晋级男子 800 米半决赛,梁小静闯入女子 60 米决赛并两度刷新个人最佳,展现出中国短跑的复苏势头。
新老交替的团队风貌
本次世锦赛中国队派出 35 人阵容,27 名 "00 后" 选手挑起大梁。在中长跑领域,25 岁的刘德助虽止步 1500 米预赛,但 3 分 43.55 秒的成绩已逼近个人全国纪录;16 岁短跑新星陈妤颉首次亮相世锦赛便展现大将风范。而 30 岁以上的老将群体同样表现亮眼:谢震业在男子 60 米比赛中追平个人赛季最佳获第四,巩立姣以 18.84 米位列女子铅球第五,两位名将的稳定发挥为年轻队员树立标杆。
教练团队的科学指导成为突破关键。孙海平带领的跨栏组实现 "师徒同框",刘俊茜在决赛中面对世界名将霍洛威时展现的栏间技术,正是冬训针对性调整的成果。吴艳妮在破纪录后特别感谢教练杨辉为备战推迟手术,团队协作精神成为成绩提升的重要保障。

竞技与传承的双重价值
本届赛事不仅是竞技舞台,更是中国田径人才梯队建设的检阅场。男子 60 米栏首次实现 "双进决赛",女子跨栏项目通过吴艳妮等选手的突破引发社会关注,中长跑项目的整体水平提升更为未来埋下伏笔。正如朱亚明所言:"每一场比赛都是享受过程,年轻队员需要更多这样的锻炼机会。"
j9九游会国际世界田联主席塞巴斯蒂安・科在闭幕式上高度评价赛事组织,并特别点赞中国选手的拼搏精神。随着南京完成这场 "家门口的世锦赛",中国田径正以全新姿态迈向巴黎奥运会周期。当新生代选手在国际赛场崭露头角,老将们的经验传承与团队协作的持续优化,将成为中国田径攀登新高峰的核心动力。